流浪猫的一生:一代又一代,周而复始

我投喂小区里的流浪猫,差不多有 10 年了。每年都有熟悉的猫咪消失,而每年也都有小猫诞生。

但我家楼下的那片区域,流浪猫的数量好像非常稳定,保持在六七只上下,不多也不少。

今年夏末,仿佛一夜之间,那些“老猫”突然就全部消失了,取而代之的是几只刚刚成年的新猫。

这些猫咪一看就是新生命,动作矫健,毛发齐整,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,但从不近人。我最多只能远远地观察它们。

仔细算一下,猫咪三四月间发情,怀胎两个月,五六月生崽,到了九十月份,恰好就是新一代猫咪开始自力更生的时间。

至于那些老猫都哪里去了,我不得而知,但也能猜个大概。

领地和种群稳定性

猫咪是有领地意识的动物,每一只都有自己固定的活动范围。它们一切活动、繁殖与捕猎,都与领地有关。因此,猫咪之间爆发冲突也是常有的事。

每一片区域,可获得的食物量有限。哪怕有人日常投喂,吃喝不是大问题,对繁殖的竞争也会限制区域内猫咪的数量。

所以,有新猫诞生,那必然要有老猫离去。

前几年,小区有个小广场区域,是一只非常亲人的白猫的领地。那位置特别优越,加上白猫很会来事,不时有路过的人投喂各种好吃的。

后来一天,我发现白猫的耳朵附近掉了好大一片毛,明显是打斗挂彩了。再后来,白猫的伤好了,但也基本上不会在那个小广场活动了。

我猜它输掉了战斗,丢掉了领地。

再再后来,这只白猫也消失了。

老猫都哪去了?

有时我会自欺欺人地想:可能这些老猫都被人领养了吧。

但我内心也知道,大概率它们都去“喵星”了。

流浪猫之间的打斗,是猫咪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。别小瞧猫咪的爪子和牙齿,动起真格的,伤口很深,很容易导致感染。加上很多致命性的流行病都会通过抓挠传播,很多老猫真的未必能挺过那一番打斗。

也有可能,这些老猫被迫离开,寻找新的领地了。

但现在城市中流浪猫数量属于“爆表”的状态,这些老猫真的很难找到“处女地”,还非常有可能误入其它流浪猫的领地,再次发生冲突,凶多吉少。

Circle of Life(生命轮回)

若干年前,我曾尝试过给小区内的猫咪 “TNR”,也就是给流浪猫 “绝育后放归”,但好像并没有什么效果,也就放弃了。

每年都还是有小猫诞生,还是有老猫消失,流浪猫的种群数量并没有波动。

最近这些年,对待小区里的流浪猫,我也更佛系了。只要没有人虐待它们,它们能平平安安地度过一生,哪怕只有两三年的光景,也就可以了。

它们跟大自然有自己的生存之道,也许这就是 “Circle of Life”。

反之,我觉得我对家里收养的几只小可爱需要更加用心,因为它们才是我的责任所在。

不弃养,不私自繁育,这可能是我们普通人能对流浪猫做的最力所能及的贡献。